鏈式輸送機的承載能力計算需綜合考慮鏈條強度、物料特性、運行參數及環境因素,其步驟如下:
1. 確定基本設計參數
- 物料特性:包括密度(ρ,kg/m3)、堆積角、粒度及濕度,影響載荷分布與摩擦阻力。
- 輸送參數:輸送量(Q,t/h)、輸送速度(v,m/s)、輸送機長度(L,m)及傾角(θ)。
- 運行環境:溫度、濕度、腐蝕性等,決定鏈條材質(如碳鋼、不銹鋼)及潤滑需求。
2. 計算有效張力(F_total)
總張力由物料負載、摩擦阻力及垂直提升力組成:
\[
F_{\text{total}} = F_{\text{material}} + F_{\text{friction}} + F_{\text{lift}}
\]
- 物料負載(F_material):
\[
F_{\text{material}} = \mu_1 \cdot g \cdot Q \cdot L / (3.6v)
\]
其中,μ?為物料與槽體的摩擦系數,g為重力加速度(9.81m/s2)。
- 摩擦阻力(F_friction):
\[
F_{\text{friction}} = \mu_2 \cdot g \cdot (m_c + m_m) \cdot L
\]
μ?為鏈條與導軌摩擦系數,m_c為鏈條單位質量(kg/m),m_m為物料線載荷(kg/m)。
- 垂直提升力(F_lift)(僅當傾角θ>0時):
\[
F_{\text{lift}} = g \cdot Q \cdot H / (3.6v)
\]
H為垂直提升高度(H=L·sinθ)。
3. 校核鏈條強度
鏈條破斷強度需滿足:
\[
S_{\text{破斷}} \geq F_{\text{total}} \cdot n
\]
安全系數n通常取7~10,重載或高頻工況需增大至12~15。
雙鏈條需考慮載荷不均,單鏈受力按總張力60%~70%計算。
4. 附加校核與優化
- 驅動功率:P = F_total·v / (1000η),η為傳動效率(0.8~0.9)。
- 鏈輪嚙合:校驗鏈輪齒數與鏈條節距匹配性,避免跳齒。
- 動態載荷:啟停慣性力按靜態張力1.2~1.5倍估算,變頻啟動可降低沖擊。
- 磨損壽命:依據ISO 15607計算疲勞強度,定期檢測鏈條伸長率(超過3%需更換)。
示例簡算
某水平輸送機參數:Q=50t/h,v=0.5m/s,L=30m,ρ=800kg/m3,μ?=0.6,μ?=0.2,m_c=15kg/m。
- m_m = Q/(3.6v) = 50/(3.6×0.5) ≈27.78kg/m
- F_material = 0.6×9.81×27.78×30 ≈4,900N
- F_friction = 0.2×9.81×(15+27.78)×30 ≈2,520N
- F_total ≈7,420N
選鏈條破斷強度≥7,420×10=74.2kN,可選10B系列(破斷強度~98kN)。
注意事項
- 長距離輸送需分段計算張力,采用中間驅動或張緊裝置。
- 高溫環境需乘以材料強度折減系數(如304不銹鋼在300℃時強度下降20%)。
- 定期檢測鏈條伸長、銷軸磨損及鏈板裂紋,建立預防性維護周期。
以程需結合GB/T 10596、DIN 8167等標準,并參考制造商技術手冊進行細化設計。